什么是痔?
痔,又叫痔瘡,是由于長期便秘、久坐久站、以及某些疾病因素,導致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瘀血、擴張、屈曲,從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
痔可引起肛門部疼痛或瘙癢、出血等癥狀。
無癥狀的痔,無需特殊治療,只需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加重;有癥狀的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癥狀,而非根治。
痔在我國常見嗎?
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夸張說法。可發病于任何年齡,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成年人痔的患病率大約在 40%。
痔瘡有哪幾個分型?
皮膚與直腸黏膜交界處有一條鋸齒狀的環狀線,醫學上稱這條線為齒狀線。痔瘡以齒狀線為界分為三類:內痔、外痔、混合痔:
齒狀線以上的痔稱為內痔;
齒狀線以下的痔稱為外痔;
齒狀線上下均有的痔稱為混合痔。
痔的癥狀有哪些?
痔的癥狀根據其類型不同,表現有所不同。
內痔的主要表現為出血和脫出,無痛性間歇性便后出血是內痔的常見癥狀;
外痔主要表現為肛門部不適、潮濕不潔,有時伴瘙癢;
混合痔患者內痔和外痔的癥狀都可出現。
痔的嚴重程度分為哪幾度?
臨床上痔的分度是針對內痔而言,其分度決定了患者的治療方案。主要可分為四度:
Ⅰ 度:便時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無痔核脫出。
Ⅱ 度:常有便血,排便時有痔脫出,便后可自行還納。
Ⅲ 度: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勞累、負重時有痔脫出,需用手還納。
Ⅳ 度:偶有便血,痔核脫出后不能還納,或還納后又脫出。
痔瘡有什么危害?
痔的主要危害有:
導致排便困難;
常常發炎、出血,影響生活質量;
可能會引發婦科疾病;
可能會引起腰骶部疼痛;
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大便失禁。
痔早期治療難度低、恢復快。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會增加治療難度,使恢復變慢。
痔瘡會發展成癌癥嗎?
不會,痔是一種良性病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證實痔有癌變的可能。
不過,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往往與痔相似,有時會導致直腸癌被誤診為痔,從而延誤治療時機。患者在就診時所做的肛門指檢,甚至病理檢查,目的就是為了鑒別痔與直腸癌。
如何診斷痔瘡?
痔瘡診斷主要靠肛門直腸檢查,包括肛門視診、直腸指檢及肛門鏡檢查。大多數痔瘡在肛門視診時可見,若有脫垂者,最好于蹲位排便后立即觀察;直腸指檢主要用于排除直腸內其它病變,如直腸癌、直腸息肉等。若診斷仍有困難,可借助于肛門鏡檢查。
大便帶血,就是得了痔瘡嗎?
在肛門、直腸周圍的黏膜下,有許多靜脈血管,當它們瘀血、擴張、屈曲會形成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由于其形成團塊狀,我們一般稱其為痔塊,當痔塊破裂或從肛門脫出,就會形成便血或肛門有東西落出來的表現。盡管大便出血,最常見的疾病的確是痔瘡,但不都是得了痔瘡。還可能是:直腸癌、直腸息肉、直腸脫垂、肛裂等疾病。其中與直腸癌的鑒別非常重要,診斷痔瘡一定要排除直腸癌的可能,防止因誤診而延誤治療。
痔瘡應如何與直腸癌鑒別?
臨床上常有將直腸癌誤診為痔而延誤治療的病例,主要是僅憑癥狀及大便化驗而診斷,未進行肛門指檢和直腸鏡檢查,多數低位直腸癌可通過直腸指檢發現。故在診斷痔瘡時,一定要注意與直腸癌的鑒別,重視直腸指檢的作用。
直腸癌患者大便形狀改變,在直腸指檢時可捫到高低不平的硬塊,而痔為暗紅色圓形柔軟的血管團,多見便血。若仍難鑒別,建議進行直腸鏡檢查。直腸癌患者鏡下可見癌塊或潰瘍面,質硬,觸及易出血,邊緣不整。鏡下取組織行病理檢查為鑒別痔瘡與直腸癌的金標準。
痔瘡應該看什么科?
肛腸外科。如果醫院未設肛腸外科,可看普外科。
痔瘡能自愈嗎?
痔瘡可以自愈,但是只是對于輕度的初發痔瘡而言。這些可以不用特殊治療,但是需要調整生活方式。痔瘡常是因為長期便秘、久坐久站、好吃辛辣食物和飲酒等導致的,對于沒有癥狀的,或者是輕度的,予以改變這些習慣,也就是避免久坐久站立,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酒,保持大便通暢,痔瘡可以自然恢復,但是如果不注意,還是容易復發的。
痔瘡能徹底根治、再不復發嗎?
痔瘡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疾病,它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選擇直立體位所付出的代價,所以爬行動物沒有得痔瘡的。當人行走、站立或蹲坐的時候,肛門部位的靜脈回流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痔瘡。飲食辛辣、久蹲久坐、長時間保持直立體位進行體力勞動等,都是誘發痔瘡的因素。所以,就算痔瘡完全切除了,只要有這些誘發因素存在,就有復發的可能。
痔瘡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痔瘡的治療方法包括:
藥物治療:分為口服藥和外用藥兩種。國內醫院治療藥物以外用藥為主,其中栓劑、軟膏劑所占份額最大;
注射治療:通過注射硬化劑,使痔塊萎縮;
紅外線凝固治療:原理同注射治療,使痔塊萎縮;
膠圈套扎療法:用膠圈環扎痔塊,阻斷其血運,使痔缺血、壞死、脫落而愈合;
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痔動脈結扎術:阻斷痔血液供應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
手術療法:主要通過手術,將痣剝離、切除等方法,來治療非手術療法失敗的病人。
治療痔瘡的常用藥物有哪些?
治療痔的藥物可用于任何痔瘡患者,是 Ⅰ 度、Ⅱ 度患者的首選療法。
局部藥物治療:包括栓劑、軟膏、洗劑。可在痔的發作期緩解癥狀,但不宜長期和預防性使用。
全身藥物治療:靜脈增強劑,可增強血管強度和彈性,改善動、靜脈血流量,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局部水腫,用于內痔發作的短期治療,緩解痔的急性期癥狀;抗炎鎮痛藥,可有效緩解水腫或血栓形成及感染所導致的疼痛。
如何選擇合適的痔瘡治療方法?
痔瘡的癥狀主要包括:出血、痔脫出及肛門不適和瘙癢等。其治療方法很多,要根據痔的分型、分度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
主要要遵循以下原則:
無癥狀的痔無需特殊治療,只需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加重;
痔重在減輕或消除癥狀,而非根治,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痔的初期或無癥狀的痔,采用一般治療即可達到治療要求。而注射療法和膠圈套扎療法對大部分痔的治療效果良好,成為痔的主要治療方法。手術治療需要嚴格掌握指證。
哪些痔瘡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用于 Ⅲ 度、Ⅳ 度患者。具體有:
經常大便出血,發作頻繁,便血量較多,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者。
痔核較大,便后脫出肛門外,不能自行回納肛內,需用手托、平臥休息、熱敷才能回納肛內者。
痔核脫出嵌頓肛外,內痔嵌頓,外痔水腫,肛門疼痛者。
外痔痔體較大,且經常發炎伴有腫痛者。
血栓性外痔,痔體較大不能自行吸收,疼痛劇烈的患者。
痔瘡的手術治療方法有哪些?
痔瘡的手術治療包括:
傳統痔瘡手術:如內痔結扎術、外痔切除術、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套扎療法(COOK 技術)、環形痔環切術等。這些多是經典的手術方法,因方便易行,應用較為廣泛,適用于各期痔瘡,缺點主要是出血和疼痛較明顯。
微創手術:微創技術在痔瘡治療中應用也頗為廣泛,如 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超聲刀痔切除術。PPH 手術是當今國際上流行的痔瘡治療方法,于 2000 年進入中國大陸,優點是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顯著改善合并直腸粘膜內脫垂癥狀,改善由肛管部位解剖變異引起的感覺障礙,提高患者的精調控便能力。缺點是有個別患者形成直腸狹窄,極個別有直腸憩室。
痔瘡手術治療的禁忌癥有哪些?
痔瘡手術前需先排除以下幾種疾病才能進行,主要包括:肛門尖銳濕疣、肛門異物、直腸癌、肛門淋病、直腸炎、慢性結腸炎等。建議在治療之前,患者要把自身所出現的一些癥狀及伴有的疾病如實向醫生告知,以避免手術過程中出現手術失敗現象。
任何醫療操作都存在風險,痔瘡手術也不例外。但目前痔瘡手術技術已較成熟,風險不大,尤其是微創技術的應用,大大減輕了患者痛苦。但痔瘡以保守治療為主,不要草率選擇手術治療,因為即使做了手術還是可能會復發,而且若術后護理不當,也會出現各種并發癥,做手術并非是「一勞永逸」,所以手術治療一定要嚴格掌握指證。若必須手術,要赴正規醫院進行,不要相信小廣告上一些不良商家的宣傳,否則小手術也可能讓你后悔終生。
痔瘡術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痔瘡術后合理的護養可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并發癥,降低復發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手術后患者千萬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以清淡有助于排便的食物為主,如水果和青菜等,還要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
保持大便的通暢,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痔瘡手術后最好是在 24 小時后排便,因為若過早排便,干燥的糞便可能感染傷口,引發并發癥,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到廁所蹲會兒,這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保持肛門的清潔,大便后最好用溫水坐浴,不僅能保持肛門清潔,還能夠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使創口能加快愈合。
痔瘡術后要多久才能恢復?
傳統痔瘡手術后恢復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PPH 術后恢復較快,需要兩周左右,但還需考慮到很多綜合因素,如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起居、排便規律、機體抗感染能力和修復機能及患者的整體狀況等,這些都對術后恢復時間長短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患者一定要注意術后養護。
Copyright ? 2011-2025 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證120150號 京ICP備12050281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3)第 00530 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4000018855轉9 feedback@chunyu.me
春雨互聯網醫院電話:4000018855-3 寧夏回族自治區衛生熱線:0951-12320 銀川市政府熱線:0951-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