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預防是一項跨部門,多學科的工程,從優生優育,婦幼保健,圍產期保健,產科臨床和護理到新生兒保健,護理,要多個環節互相配合和共同貫徹執行,腦癱的并發障礙及繼發障礙的預防,更是多專業,多學科的共同參與,加入積極的康復治療才能完成的,根據現代醫學“預防為主”的原則,“三級預防”的觀點,腦癱的預防應分為以下幾方面。
1. 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腦癱最重要的預防階段,主要目的是預防腦癱的發生,即預防導致腦癱的各種高危因素的發生,尤其要注意孕婦在圍產期的保健。
⑴ 做好孕期分娩保健從母親懷孕開始到分娩這一段時期內,胎兒依賴母體生存,孕婦的健康,營養狀況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影響母體健康的不良因素均可直接危害到胎兒,懷孕的頭3-4個月是胎兒各類器官分化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神經器官的形成與分化,在此期間,如果母體遭受病毒感染,中毒,X線照射,外傷,吸煙或酗酒等等,均可影響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從而造成腦癱或其他畸形,另外,分娩過程中的某些情況,例如難產,胎兒窒息等也可能導致腦癱,因此,做好孕期保健,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防止疾病,合理營養,控制妊娠次數,不吸煙,不喝酒,做好孕婦產前檢查,排除難產因素,確保順產是預防腦癱重要而有力的措施。
⑵做好新生兒保健首先要住院分娩,以便在必要時進行胎兒監護,復蘇或手術分娩等,以盡量避免生產過程中的胎兒腦損傷,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離開母體到自然環境中生活,其各方面的生長發育都很快,然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卻比較差,極易感染而導致腦癱,如果能做好新生兒的保健工作,采用一套科學的新生兒篩查措施,也就是抓好產前,產中,產后三個環節的保健工作,是可以防止相當多數量的腦癱患兒,畸形患兒和智力低下兒童的發生,總之,只要條件許可,生下的嬰兒都一定要到附近的保健所接受定期的體格檢查。
⑶必要的免疫接種對孕婦做必要的計劃免疫接種,如注射風疹疫苗可防止孕婦風疹病毒的感染,從而預防由此導致的腦癱。
2. 二級預防
對于已造成腦癱的患兒,應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防止發生各種殘疾,早期發現,早期康復,使得腦癱患兒的功能障礙明顯減輕。
盡早發現,盡早治療,嬰兒出生后要立即到醫院做定期檢查,特別是母親懷孕過程中不順利,或有難產,早產,新生兒窒息等情況者更應接受密切觀察,一旦發現小兒表現不正常,就應該馬上到醫院做全面檢查,如能對腦癱做出正確的早期診斷,并盡早地加以合理治療和綜合的康復措施,是有可能使部分腦癱患兒基本康復正常的。
那麼,如何才能早期發現患有腦癱的患兒呢?對于一般家長而言,主要是根據小兒腦癱的早期表現來判斷,即:
①發育落后于正常兒童,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患腦癱的兒童在各方面的發育都比同齡正常兒童落后,全身發軟,無力或四肢發緊,打挺易驚,少動或過多地亂動,吃奶無力,經常嗆,噎,吐奶,哭聲微弱或陣陣尖叫;2-3個月時還不會笑,不會抬頭,持續哭鬧,手指緊握不會張開;4-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能把手放到嘴邊,此外,智力發育也落后于同齡正常兒童,②伴有異常動作或姿勢,例如:流口水,四肢不自主地徐動和顫抖;雙腳總是腳尖著地而足跟懸空不著地或兩下肢交叉;四肢運動不協調,不對稱;頭歪向一側而不能保持正中位等。
另外,根據腦癱患兒與正常兒童的不同姿勢及表現,便可早期發現并盡早去醫院診治,以求得最佳康復效果。
3. 三級預防
當腦癱的障礙明顯出現后,應該及早地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預防其發展成殘障,而保存現有機能提供教育及職業康復機會等,以減少殘障給個人,家庭,社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在預防腦癱的原發性障礙的基礎上,對于各種繼發性障礙也應積極的預防,因為繼發的障礙又會進一步加重患兒的功能障礙,給患兒帶來新的痛苦,增加康復的困難,由于腦癱患兒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或病情程度較重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繼發障礙,例如,肢體關節的攣縮,畸形,肌肉的萎縮,肩,髖關節的脫位,脊椎前凸,后凸,側彎,骨質脫鈣,骨折等,也可繼發引起一系列身體和精神發育障礙,例如,心肺功能下降,直立性低血壓,血栓性脈管炎,情緒低落,心理障礙等等,
以上繼發的障礙更應早期防治,早期介入康復,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具體措施即是采用各種康復治療,包括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等全面康復內容,由于我國康復事業起步較晚,腦癱的防治尚未形成體系,又因經濟條件所限,不能短期建立起很多療育中心,所以社區康復和家中進行指導及訓練適合我國國情,有較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