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訥吃可因受損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臨床表現如,Ⅶ腦神經損害時,引起唇部無力或癱瘓,在露齒鼓頰和吹口哨時發現唇面肌的癱瘓,影響唇齒音b、p、m如包(bāo)、拋(páo)、貓(máo)和唇音f如飛(fēi)等的發音;在Ⅸ、Ⅹ腦神經支配的咽肌—軟腭無力或癱瘓時,說話時鼻音很重、呼氣發音因鼻腔漏氣使語句短促、字音含糊不清,對聲母g、k、h的發音特別困難。同時伴吞咽困難、進食嗆咳、軟腭上升不全咽反射遲鈍或消失。Ⅻ顱神經支配的舌肌癱瘓時,伸舌偏斜并有舌肌萎縮及肌纖維震顫;雙側損害時則不能伸舌,舌音發s、z音含糊不清等。調節性訥吃可因病變部位不同而表現各異。小腦蚓部病變可使發音肌群協調障礙,出現構音障礙,說話含混不清、斷續澀滯或呈爆發式、節拍樣與吟詩狀言語、伴有站立不穩、步態蹣跚、易傾倒、姿態性震顫、四肢共濟失調和眼球震顫等。錐體外系病變可致發音肌張力改變或不自主運動。發音肌張力增強時如帕金森氏綜合征說話緩慢、音調低平、語句單調,常有顫音及第一字音重復,稱運動過少發音困難。發音肌不由自主運動如舞蹈病,言語忽高忽低,時快時慢、長短不一、音調嵌疊、語言重復、可突然中斷或開始,稱運動過多性發音困難。